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17 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共销售 3.78 万台,销量同比增长29.8%,与前两年增速基本相当。从价值量看,2017 年国产机器人企业销售工业机器人市场价值约为 51.83 亿元,同比增长 22.8%,增速不及销量增速。
2018 年上半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共销售 22304 台,同比增长 22.4%,增速高于上年同期 5.3 个百分点。从价值量看,2018 年上半年国产机器人企业销售工业机器人市场价值约为 28.9 亿元,同比增长 7.1%。
随着总量的提升,近两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的增速总体回落,经历了严峻竞争后,龙头企业的优势更为突出,行业总体正在走向成熟。
2018 年上半年国产机器人销量已达到上年总销量的 59%。其中三轴及三轴以上机器人销售达到上年总量的 59.9%,工厂物流机器人销量达到上年总量的 48.5%,市场延续活跃态势。
01
国产机器人产业发展特点
1.我国机器人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近两年来,我国机器人企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骨干企业的研发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沈阳新松、南京埃斯顿、安徽埃夫特、广州数控、上海新时达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化能力不断提升;苏州绿的、南通振康、汇川技术、深圳固高等企业在关键零部件的研制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广州瑞松、长沙长泰、唐山开元、上海沃迪、广州明珞等系统集成商已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部分骨干企业为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加快了整合并购国内外行业资源的步伐。
2017 年 2 月,埃斯顿出资 1500 万英镑收购英国运动控制商 TRIO(翠欧) 100%股权;美的集团与以色列运动控制厂商 Servotronix 达成战略合作。4 月,埃斯顿收购美国 Barrett Technology 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6 月,埃夫特完成对意大利 ROBOX 的收购;新时达收购杭州之山智控技术有限公司。9 月,埃夫特收购欧洲汽车装备和机器人系统集成商 W.F.C 集团 100%股权;埃斯顿又以 886.9 万欧元收购德国多领域系统集成商 M.A.i。
2018 年 1 月,埃斯顿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实现了机器人本体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在机器人生产中的总体装配、搬运、检测等工艺环节用自主生产的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同时使用信息化手段保证机器人产品的品质追溯和过程监控。
2018 年上半年,新松公司完成了对全球具有较高影响力的面板与半导体自动化设备供应商——韩国 Shinsung FA 的投资,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影响力。
2.各类机器人新产品不断涌现,市场竞争力增强
近两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研发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国机器人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技术水平显著进步,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工业机器人在高速高精度控制、本体优化设计及集成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沈阳新松 7 轴柔性协作机器人负载量实现 3kg 至 20kg,研发成功了双臂移动机器人、轻量化复合机器人、360kg 长臂重载机器人;并针对核电、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特种行业的自动化需求研发蛇形臂机器人。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成功研制全国**条锂电池 PACK 自动化生产线,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应用其中。苏州绿的研制的谐波减速器在精度、寿命、稳定性、噪音等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已进入 ABB 供应体系。
国产机器人企业调结构促转型,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多关节机器人市场占比连续三年不断提升,2017 年销量达到 1.59 万台,占比达 42.1%,成为销量**的机型。坐标型机器人的占比则是连续 3 年下降至 36.7%,以 1.39 万台的销量位居第二;平面多关节机器人(SCARA)在 2017 年销量是 3660 台,在国产市场上占比 9.7%,较 2016 年回升了 5.5 个百分点;工厂用 AGV 销售 3154 台,占比 8.3%, 位居第四,占比提高了 0.9 个百分点;并联机器人销售约 600 台,同比增长 9.8%, 占比 1.6%;圆柱坐标型 5 百余台,在国产机型市场上占比为 1.4%。
对比 2013 年(建立国产机器人销售统计起始年份)与 2017 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的结构分布,可以看出国产机器人产品结构在持续优化。
2017 年多关节机器人在总销量中的占比比 2013 年提升了 20 个百分点;而主要由三、四轴机器人构成的坐标机器人与 SCARA 机器人在总量中的占比下降了 19.1 个百分点。这些变化都展现出内资企业在积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制造水平方面取得的进展。
3.国产工业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据了解,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一方面体现在重点行业、知名企业开展的示范应用(应用的深度);另一方面体现在应用行业的不断拓展(应用的广度)。
近年来,在工信部、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推动下,若干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类项目得以实施,直接推动了国产工业机器人在家电、电力电子、汽车零部件、金属加工、家具卫浴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应用。
目前,创维、澳柯玛、海尔、格力、广汽、上汽及上海大众等行业知名企业都开始逐步使用国产机器人。一些机器人厂商充分把握市场需求机会,通过与用户企业的深入合作,实现了技术的改进与提升。
应用行业的扩展有力地支撑了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持续增长。
统计显示,2017 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持续增加,已服务于国民经济 39 个行业大类,110 个行业中类,国产工业机器人在越来越广泛的行业中实现市场价值,对推动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017 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行业具体涉及行业除了传统的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行业外,还新增了皮革、毛皮制品及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管道运输业等行业。
从销量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数量*多,分别占 2017 年国产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 22.9%、19.9%、14.1%和 11.7%;其他行业机器人使用量共计占总销量的 31.4%。
从价值量看,销往汽车行业的机器人价值量*高,同比增长 38.8%,占国产机器人市场价值的 21.1%,比重较 2016 年回升 2.4 个百分点。
通用设备制造业用机器人价值量增速加快,较 2016 年增长了 119.6%;通用设备制造业使用机器人总价值量占国产机器人市场总价值的 19.2%,位居第二位,比重较 2016 年提高了8.4 个百分点。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17 年新增机器人,无论是数量还是价值量,增速都处于较高水平,使用机器人量价齐升,2017 年使用的机器人价值总量约是 2016 年的 2 倍,且价值量的增幅强于数量的增幅。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使用国产机器人价值量同比增长 18.7%,价值量在国产机器人总体中占 7.4%,比 2016 年小幅度下降 0.3 个百分点。
2017 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按应用行业分布
同时,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在各领域全面开花,销量均有增长。
2017 年超过六成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搬运与上下料领域,总量为 2.32 万台,较上年增长了 40.8%。焊接与钎焊是国内产机器人应用的第二大领域,2017 年的销售总量5600 多台;其中钎焊领域应用近 2400 台,是焊接与钎焊中*为重要的细分领域。用于装配领域的国产工业机器人为 3900 多台,2017 年增速趋缓,同比增长 5.4%。用于涂层与封胶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共计销售 3000 多台,比 2016 年增长了 55.5%。
此外,在经历了 2016 年整体下降以后,2017 年用于加工(激光切割、机械切割、去毛刺、抛光等)的机器人销量增速达到 94.2%。用于洁净室的机器人销量同比上升 38.2%。
2016-2017 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按应用领域分布
02
国产机器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研发取得了一批基础性理论成果,并在诸多领域中初步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但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产业规模来看,总体尚处于产业形成期,国产机器人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1.核心技术缺失,企业研发投入资金压力大
虽然我国机器人研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核心及关键技术的原创性研究、高可靠性关键零部件、系统工艺应用解决方案以及主机批量生产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不足。
近几年,我国机器人企业越来越重视自主创新,但常常面临资金瓶颈,很多企业表示难以支撑长期巨大的研发投入。
究其原因,一是机器人产业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投资大、投资周期长,加之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时间尚短,企业技术基础普遍较为薄弱,更需要大量持续的研发资金投入,否则难以同具有几十年发展历史的外资品牌同台竞争。二是我国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绝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资金实力有限,无法支撑巨大的研发投入,难以应对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2.各类人才短缺,制约创新及应用推广
虽然机器换人可以替代大量的简单劳动力和一般技术工人,但随之而来的是对机器人技术研发人才、操作及维修人员的大量需求。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这几类人才缺口已经开始显现并呈现加剧态势。其一,机器人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其技术与产业的发展,需要掌握机械工业、电子信息、生物材料等多领域专业知识的高素质研发设计型人才;其二,机器人应用,需要能够精准掌握客户需求、生产工艺以及产品外在特征、内在性能,并且具备丰富项目管理和行业经验的系统集成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其三,机器人使用过程中,机器人操作、调试、维护等高技能型人才必不可少。相较于我国机器人市场的增长速度, 相关专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这必将影响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及推广应用步伐。
3.国际竞争加剧,国产机器人推广应用面临挑战
由于发展时间尚短,我国机器人市场以外资品牌为主导。
2017 年,ABB、发那科、安川、库卡等国外知名企业的产品占据了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七成以上。伴随着“机器换人”的大力推进,外资品牌加紧布局中国市场。
2017 年 1 月,库卡在上海举行中国二期厂房奠基仪式,以求继续扩大产能。2017 年 7 月,安川电机二期项目在武进国家高新区开工建设,项目投产后常州工厂的机器人年生产能力将达到 18000 台。2018 年 3 月 28 日,广州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在广州科学城奠基开工,目标是建设集机器人销售、展示、培训、技术支持及仓储等业务于一体的华南基地。
2018 年 5 月 17 日,ABB 机器人重庆应用中心在两江新区正式揭幕,标志着 ABB 机器人业务在西部地区的布局完成了战略性的一步;10 月 27 日ABB 披露将投资 1.5 亿美元在上海建设全球*大、*先进、*具柔性的机器人工厂,实现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另外,外资品牌开始降价,在价格上与自主品牌开展竞争。在外资品牌挤压下,国产机器人的市场拓展显得尤为艰难。一些用户用设计精度较低的国产产品同设计精度较高的外资品牌产品做对比,就简单地认为国产工业机器人无法满足精度要求高的场合;有的企业并没有真正使用过国产机器人, 便认为其不能满足需求,对国产机器人的信任度、认可度较低。
4.无序竞争显现,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近两年,在巨大市场潜力诱惑下,新的机器人企业不断涌现,但一些企业还未找准产品定位,又缺乏研发能力、未具备检测试验设施、没有或不遵循现有标准便盲目投入、组装生产,在产品质量、可靠性无法保证情况下,以低价抢占市场,扰乱了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影响了自主品牌信誉。
同时,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下,一些地方纷纷跟风,加之资本市场的追捧,盲目兴建机器人产业园区等, 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也加剧了不正常竞争,不利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03
国产机器人发展趋势及预测
分析显示,2018 年以来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保持平稳的增长,但在制造业投资总体趋缓的背景下,保持前些年高速增长的难度在加大。
2018 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的增长将与上年基本持平,并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增速预计在 20%左右的水平。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在 2018 年底开展的工业机器人市场预测快速调查来看,超过 83%的被调查企业 2018 年新增工业机器人订单台数同比增加超过了20%,84%的参与调查者认为 2019 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加将超过 10%,其中认为将超过 20%的有 44%。
综合来看,参与调查的企业家普遍认为未来三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形势总体平稳。
- 下一篇:央地一揽子政策直击工业机器人产业短板
- 上一篇:工业机器人常用电机驱动系统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