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机器人研发、产业上的发展会呈现哪些新特点,在《2023中国机器人发展年刊》中,我们提出了未来机器人发展趋势的预测,还围绕多家企业的技术进展和成果进行了详细展开。
▍新原理推动机器人创新
(1)机构由非生命向混合生命的生机融合转变
机器人机构主要实现控制、驱动、传动、执行等任务,不具备类生命的生机融合特征。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大语言模型以及机器人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本体逐渐出现新型材料、软体、仿生等结构特征,并融合视觉、触/力觉信息,具备行为意图识别与理解、人机交互控制等,打破生命与非生命系统的物理、信息界限,开始向混合生命的生机电一体化与生机融合转变。
(2)感知由单一模态向多模态的全域感知转变
当前机器人感知主要通过视/听觉传感器、激光雷达、力控传感器等完成,感知模态相对较单一。通过构建复杂非结构化环境下场景全覆盖-局部高实时-单体多维度的感知体系,突破基于语音、手势/体势、表情、触感等多模态信息的人机自然交互技术,未来机器人将以多模态异构传感器信息融合、典型场景建模与理解、混合信息交互、多机器人通信与感知为特征,整体感知由单一模态向多模态的全域感知转变。
(3)智能由逻辑模拟向自主进化类脑智能转变
当前机器智能主要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实现,可在具有不同物的理抽象层次下进行。随着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脑科学等新技术的交叉融合,机器人学习能力进一步得到强化。突破机器人智能发育、仿生感知与认知、模拟人神经中枢的智能控制等,以类生命决策与控制架构、自主进化学习、智能发育等为主要特征,实现机器人在开放动态物理世界的自主进化类脑智能。
▍新场景拉动机器人产业拓展
(1)工作环境由固定式结构化向非结构化转变
机器人通常被用于工业生产中,主要在固定结构化的工厂环境中进行工作,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快速拓展,机器人需具备更高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时反应能力,需在复杂、危险或不可预测的环境下工作,需处理不规则、变化、复杂的物体和场景,需同时应对多个任务和多个场景,能够处理不确定性、未知性和不完整性的信息来完成工作任务,未来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将被用于非结构化的环境当中。
本文摘自:网络 日期:2023-12-28
详情点击:ABB机器人官网
电联:156 0178 5639